云浮市建设局 陈显良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针对广东实际指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我市小城镇建设,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2000年专题召开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了实施办法、实施方案,考核奖励办法,2002年又专门召开了新村规划建设工作会议,调整充实加强了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其作为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工作来抓,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出现了良好势头,2002年全市村镇建设总投资额为44398万元,其中十六个中心镇建设投资达6743万元, 66个建制镇建成区面积由1999年78.1平方公里增加到82.41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由687.6万平方米增加到733.99万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8.8%,人均绿地面积由4.8平方米增加到5.06平方米,村镇规划修编、村镇面貌、环境综合整治都有了大的加强、新的起色。但从目前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成为我市小城镇发展的“瓶颈”,阻碍小城镇建设进程。
一是现行管理体制建设用地政策、户籍制度、投资机制,仍有不少弊端,需要加大改革,调整力度,采取严格措施落实;
二是小城镇经济薄弱,产业发育不够,非农经济发展不快,农民进城就业门路不广,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后顾之忧较多;
三是小城镇规划设计工作滞后,起点低、标准低、超前性不强,技术指标不合理、欠缺科学性,部份城镇规划未完善、不配套,没有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规划实施管理不严,随意性大;
四是村镇建设投入资金渠道不多,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综合环境差,“脏、乱、差”问题较为突出。
针对我市小城镇发展现状,为扎实有效抓好我市小城镇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发展战略实施,需要认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领导,切实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农村工作重点,拟定具体工作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目标,落实层级责任,定期分析形势,严格考核检查,调整充实力量,认真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意见》(粤发[2000]10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实施办法》(云发[2000]17号)文的落实,按照去年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和今年全市新村规划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温加劲加压,全方位抓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落实,以保证200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指导,切实抓好村镇规划修编(编制),确保小城镇建设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村镇规划标准》和省《村镇规划指引》的规定和要求,切实按照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认真抓好村镇规划修编(编制)工作。
一是要精心编制市、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云浮市云城、新兴县、罗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要在2005年完成,郁南县、云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要在2004年上半年完成。
二是要继续抓好中心镇的规划修编工作。市确定的16个中心镇的规划修编要聘请具有丙级以上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2003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八图一书”(镇域图、现状图、总体规划图、近期建设详细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园林绿化规划图、给排水规划图、电力电讯规划图、规划修编(编制)说明书)。先报各县(市、区)人大审查通过后,再报云浮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他建制镇的规划修编工作要在年底前完成。
三是抓好中心村总体规划编制,确保年底全部落实。已做好“三图一书”(现状图、规划图、管线图及规划编制说明书)的中心村,报各镇人大审查通过后,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
四是抓好新村、新房、新公寓的设计,统一规划设计一批具有超前意识、地方特色、美观适用的新农村住宅。
三、深化改革,切实抓好规划建设项目的落实,确保小城镇建设目标实现。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实施办法》的目标要求,到200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完善,中心镇要达到“八有”标准。为此,各地要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认真计划安排每年小城镇建设发展项目,尤其是道路、排水、管线、绿化、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经济发展项目,要落实项目,落实责任,落实政策、落实经费,每年有新的建设项目,有大的发展成果。
要深化现有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的改革,落实省、市小城镇建设政策,推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将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推向市场,推向社会,实行有偿服务、有偿使用;要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几个一点”,充分利用“四资”建设发展小城镇,要加大小城镇市政设施配套费和城建维护税征收力度,严格落实返还率,以保证小城镇建设项目落实。
四、强化管理,切实抓好小城镇规划实施、工程质量、环境整治工作。
(一)强化村镇规划实施管理,要严格小城镇规划审批制度,严格按规划实施建设,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规划;凡没有编制详细规划的土地一律不得划拨、出让和开发建设,要统一规范村镇建筑物座向、密度,造型立面,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景观优美。
(二)强化村镇工程建设质量。严格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程验收程序,坚决依法制止和查处“五无”工程,确保村镇建设整体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
(三)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文明村镇。各地小城镇要把“两改一建”的工作摆在当前的工作重点,要采取措施,加强领导,落实人员、资金,力争在2003年底,中心镇要新建或改建两座符合卫生标准的无害化公厕,其它建制镇要新建或改建一座符合卫生标准的无害化公厕。要严格村镇的污水排放管理,积极加快污水处理厂规划、立项和建设工作。认真抓好垃圾填埋场规划建设,实行无害化处理。要在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和强化对村镇“脏、乱、差”和社会治安的综合整治,搞好绿化美化建设,全面改善提高小城镇文明卫生治安管理、交通秩序和镇容镇貌,提高村镇建设管理整体水平。
五、突出重点,抓好试点,带动促进小城镇发展战略全面实施。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树立样板,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各县(市、区)要把市确定的十六个中心镇作为小城镇建设重点,全面抓好落实。全市着力抓好五个试点示范先行镇(罗定市的罗镜镇,郁南县的连滩镇、云安县的镇安镇、云城区的腰古镇,新兴县的天堂镇),三个试点示范先行村(郁南县东坝镇龙塘村,云城区安塘镇古宠村,新兴县勒竹镇石头冲村),适时组织全市进行现场示范观摩,带动促进小城镇整体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争取落实新兴集城镇、云安富林镇为国家和省级生态建设小城镇,创建具有山区历史文化特色的小城镇,提高我市小城镇建设品位。
为提高小城镇基层人员规划建设管理和政策业务水平,拟举办全市各镇分管镇长(书记)培训班一期,举办各镇镇建办(规划所)主任(所长)培训班一期,系统学习相关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
六、落实责任,强化监督,部门协调,确保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稳步发展。
(一)要认真落实小城镇建设党委、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并作为单位和干部年度任职考核重要内容,使小城镇建设各项工作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二)要重视调查研究,解决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要解决好规划用地,开发承包,风水习俗及历史遗留等问题,要通过宣传教育,运用现行政策,组织人大代表视察、现场办公等形式,使制约影响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要到位,解决好配套政策,并及时兑现到位,向省争取山区优惠政策,放宽征地标准,减少征地费用。
三是改革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完善小城镇政府职能,认真落实村镇建设管理机构的“三定”工作,形成有利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管理体制。
四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
(三)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围绕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建设、用地、税费、治安、卫生和村镇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提供政策,提供信息,提供服务,提供方便,精简手续,协调办理,综合指导,营造良好的齐抓共管理发展环境氛围,为小城镇建设争取时间和空间。
(四)加强对小城镇战略实施的监控管理。各级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发展要进行有效监控管理,定期总结分析,及时帮助指导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市拟对中心镇、试点镇、试点村实行季度监控管理,并适时邀请人大视察调研,组织考核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