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宁县志》记载,连滩山歌始于明朝隆庆年间,因源于郁南县连滩镇而得名。在过去,尽管社会封闭,交通不便,高山阻隔,但连滩山歌用它特有的形式,穿越广阔的空间,穿越历史的长河,一直流传至今。相传刘三姐就是在连滩因唱山歌得罪了连滩当地的地主,被迫迁到广西,所以才成就了今天众所周知的广西刘三姐。南江两岸的歌手代代辈出。他们经常聚众歌唱,逐渐成为当地风俗。
连滩山歌流行于郁南、罗定、云浮、德庆及广西的苍梧、岑溪等县,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连滩山歌最初的时候是四句板。到了清朝发展到多句板,它的特点是句句同仄押韵。旋律和调式基本固定,唱的时候,套以不同的内容。唱的内容包括时事、爱情、婚姻、生活、历史故事等等。多数是即景演唱,心有所感发而为歌。
连滩山歌表演形式主要有独唱、对唱、群唱(打擂台)三种。山歌擂台是最热闹的一种场面,也是对唱形式的发展,通常是有一定水平的歌伯、歌姐做台柱,坐在舞台上或群众中间,应答四面八方群众的对歌。
连滩山歌一般在节日、喜事(包括婚姻、祝寿、进宅、添丁等)、丰年、集合、劳动之余咏唱,如《结婚敬茶歌》“堂前设茶敬新翁,新姑一于同敬重;子肖媳贤礼义重,忆记养育敢报功”。又如《祝寿歌》“福禄增加又添寿,东成而且又西就;荣寿纪庆天地久,岁增一百有零头。” 连滩山歌表演手法有叠字歌、谜语歌、拆字歌、缠歌、大话(夸张)歌等。叠字歌需要有比较高的艺术技巧。
每年正月,连滩西江民间艺术节的山歌节,吸引了来自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地和附近乡邻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