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移动版
 |  长者助手  |   长者专区  |  无障碍  |  智慧政务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它文件 >正文
关于加快推进云浮市实现气象现代化实施意见的通知
  • 时间:2013-01-17 10:57
  • 来源:云浮市政府办公室
  • 浏览:-
  • 分享到: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

 

云府办〔2012119

 

  

关于加快推进云浮市实现气象现代化

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加快气象现代化试点省建设合作备忘录》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与我省合作备忘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276号),进一步加快我市气象现代化的建设步伐,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强化建设、提升科技,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标准,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关键,加强气象公共服务,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浮风格的气象现代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建设“幸福云浮”的理念融入到气象服务,融入到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实践,大力发展惠民气象,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

2.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气候资源,为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坚持固本强基与开拓创新结合、全面发展与重点推进并重、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兼顾,促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3.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增强气象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把创新作为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推动力。

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对气象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通过放开领域、拓宽渠道等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气象事业,形成政府和社会协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合力。

(三)总体目标。

2015年,在全市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宜、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全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达到95%以上,准确率达到9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断提升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实现气象现代化。

二、主要工作

(一)加快我市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按照省“珠江三角洲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项目建设的要求,加强我市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信息技术支撑系统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气象观测站网和应急移动气象信息观测、车载雷达及移动指挥系统,有效提升我市城乡自动化监测能力、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服务能力、城市内涝预警能力、应急抢险能力、重特大项目和活动的气象保障能力。建立市、县(市、区)高清可视化会商联防协防系统,抓好气象现代化设备和资料的应用开发,加强对上级指导预报产品的释用,提高我市气象预报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做好台风、暴雨、寒冷、强对流、雷电、山洪、地质灾害、高温、干旱、灰霾等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预警发布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企业、小区、旅游景点、宾馆、商场、酒店、车站、交通要道等人员密集场所及显要位置安装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电子显示屏,快速、及时发布和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有效提升防灾抗灾能力。在市气象局建立气象科普基地及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培训基地,通过演练培训提升学生与市民对灾害的认知、预防和应变能力。

(二)推进“平安山区”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在我市山区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内建立自动气象观测网、气象应急移动观测系统,开发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推动农村气象服务站建设,为市县气象部门的分支机构,提高基层群众对山洪地质灾害的防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山洪地质灾害影响。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快完成项目立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符合有关规划前提下要优先保障工程项目建设用地。

通过推进“平安山区”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实现“镇镇安装液晶LED显示屏、村村安装大喇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模式,提高灾害天气预报预警水平,建立山区气象灾害应急模式,实现“村村有气象服务、山山有灾害监测”的目标,形成山区群测群防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较大提高山区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气象监测预警能力

(三)推进“平安西江”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西江流域气象监测系统建设,初步建成覆盖西江、新兴江、罗定江(南江)等江河气象观测站网和视频监控系统,有效提升西江流域气象灾害和防洪气象自动化监测能力。开展西江流域气象观测的高新技术研究,提高西江流域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加强与西江上游的广西气象台站联防协作,推进西江流域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提高西江流域气象灾害和气象防洪预警能力,为西江流域航运安全提供优质服务。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快完成项目立项,在符合西江流域功能区划的基础上,西江流域海事、航道管理等部门要大力支持西江气象保障工程项目建设。

(四)加快推进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大对基层气象台站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气象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市基层气象台站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基层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和气象工作环境,加强我市基层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建成满足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气象台站。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符合有关规划前提下要优先解决项目建设用地。全力打造新型现代气象台站和科普教育基地。

(五)加快云浮市应急气象频道建设。市政府应急办、市气象局和市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共同加快云浮市应急气象频道建设,把该频道建成云浮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发布平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指南、应急和气象科普园地。各地和有关部门要落实频道的落地传输和开路播出、节目本地化以及各类应急节目的制作,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入户。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指导。市人民政府建立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的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统筹落实各项重要任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各地要参照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本地气象现代化建设。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全力配合做好有关重点工程的项目立项和建设工作,市财政要按省政府有关配套要求,按进度落实投资,保障工程建设。应急管理、经贸、水务(水利)、市政、交通、卫生、教育、旅游等部门应给予大力的协助和支持。

(二)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财政部门要按照省、市政府要求落实重点工程建设资金。各级财政要大力支持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气象现代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确保公共财政对气象业务的运行保障,要把气象部门所需地方性补贴、职工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基本支出按规定纳入地方同级部门预算。

(三)健全地方气象事业服务体系。各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健全市、县(市、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防雷减灾管理、人工影响天气等地方气象服务体系,充实各级气象单位人员力量,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使各级气象单位的地方人员数量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所需的地方机构编制事项按程序报地方机构编制部门审批,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列入部门预算。

(四)提高气象法治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气象制度体系建设,促进气象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的规范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提高气象法治水平。各地要把气象行政许可、审批及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统一办理,进一步规范流程,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强化对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发布、刊播的监督管理,规范各类气象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加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活动中使用气象资料的审查和管理,规范防雷和施放气球管理。

(五)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支撑机制。科技和人才管理部门要在气象科技研发立项、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积极支持气象工作,将气象人才引进工作纳入我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创新型气象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省影响力的气象科技创新型人才和“首席专家”。

(六)强化督促考评工作。研究制订《云浮市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发挥气象现代化指标的目标导向、检测诊断和考核评价功能,定期考核通报目标完成情况,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相关工作责任。

 

  

                                    云浮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2月11

 

  

 

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办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2月12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云浮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53000050 ICP备案号:粤ICP备09015554号-1 粤公网安备 44530202000010号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