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云中医函〔2021〕30号
关于云浮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34号
提案答复的函
九三学社云浮市基层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积极部署和推动我市南药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第34号)收悉,经综合新兴县政府、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医保局等有关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云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决策,抢抓先机、高位推动,深挖资源禀赋,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积极探索中医药“政、产、学、研、企、医”一体化发展模式,统筹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一、基本情况
云浮是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现代特色南药试验区,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药用资源丰富,有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164科670余种,素有“南药之乡”、“中国肉桂之乡”、“中药炮制之乡”的美誉。中医药事业方面,全市共有中医医疗机构724间,其中中医院4间(三甲2间、二甲2间)、中医诊所38间、中医类卫生室682间。全市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1022人,每千常住人口达0.43人,中医类别的全科医生280人,每万常住人口达1.2人,均走在全省前列。全市有中医床位1934张,每千常住人口0.81张,高于全省0.61张;全市中医诊疗485.14万人次,占比31.14%,高于省6个百分点;全市中医医疗机构出院6.61万人次,占比19.18%,高于省3个百分点。中医药产业方面,全市南药种植面积120万亩,占全省总量的1/5,其中肉桂种植面积约85万亩;种植面积超1万亩的品种有10个,建有种植示范基地155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5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产业园1个、广东省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2个,创建省市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园区(中医药产业园区)2个;全市中医药企业78家,广药集团、中国中药、华润三九、香港衍生、中智药业等大型知名企业进驻集聚,中医药产值超180亿元,产业集群已具规模。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统筹行业管理职责,闯出中医药“医产合一”新路子。从政府管理层面着手,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中医药管理架构,统筹谋划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一是建立三级工作机构。市、县、镇三级均成立了以党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形成全市统筹、部门配合、协调统一的统筹发展格局,弥补政府管理谋划缺乏统筹的缺陷。二是成立两级专门部门。在2019年机构改革中,率先成立全省唯一一个独立建制的处级中医药局,县级卫生健康局统一加挂中医药局(南药发展办公室)牌子,形成了一套“向上对标对表、本级统筹协调、向下指挥有力”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三是出台专项政策措施。出台《云浮市促进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统筹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擦亮“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牌子。通过“强龙头、筑底网、建名科、育名医、创示范”大力实施医疗提能工程,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擦亮“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牌子。一是中医医院龙头带动作用突显。云浮市目前已提前实现二甲以上中医医院县级全覆盖,且是粤北地区唯一一个市县两级均有三甲中医院的地级市;新建云安区中医院已运营,易地新建郁南县中医院、罗定市第二中医院已动工建设,市中医院能力提升工程、新兴县中医院易地新建工程正抓紧推进。全市3间县级中医院牵头建立医共体,组建6个中医专科联盟。二是基层中医药工作不断夯实。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为42.26%,超过全省5个百分比;90.14%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或中医类别(临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高于全省17个百分比;全市城乡每万居民有1.18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高于全省0.57人。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中医馆覆盖率达100%,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100%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94.96%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和86.46%的村卫生室能提供4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三是中医药区域特色涌现。各地中医药特色服务不断涌现,得到基层群众高度认可。云城腰古卫生院的中医正骨技术新疗法远近闻名;云安区白石镇卫生院中医全科医师通过师承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技术,为该院医疗业务开拓的新天地;罗定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增设中医住院病区,实施“健康服务部、医疗部和中医部”三个管理部统揽医院业务的创新管理新模式;新兴县天堂卫生院的中医馆暨治未病中心带来的门诊量大幅提升;郁南县都城镇卫生院中医师传承肌筋膜针法技术,成为当地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四是中医药技术传承初现成效。全市已建成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专科4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9个、中医重点临床专科1个、中医特色专科5个,市级重点专科12个;在建省中医重点专科5个;建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2个、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承担省名中医师带徒项目4个。罗定市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省社区中医药特色示范点,新兴县天堂中心卫生院成为全省农村中医药特色示范点。五是中医药康复服务优势先发。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共有18个镇级以上医疗单位开展了康复住院服务,设置康复床位301张,有康复医生及技师172人、护士124人。我市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已基本可以提供康复的门诊和住院服务,尤其是以中医为特色的康复医学服务得到了广覆盖,全市中医院康复科实现全覆盖,提前达到全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及中医药康复提升工程目标。
(三)发挥区位生态优势,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区位生态优势,整合资源大力实施产业提质工程,中医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扩大。一是发挥区位优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第一,注重源头管控,打造区域性种子种苗繁育中心。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建药用资源种质库,规划保存总容量为100万份,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药用资源种质库。大力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5个,年产量达1亿余株。第二,发展规模种植,打造产业化种植样板区。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化种植,出台《云浮市促进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1+3系列文件,建有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155个,首批26个广东省中药材产业化基地中有7个在云浮,为全省最多;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20万亩,排在全省前列。第三,推动园区建设,打造中药产业加工集群。大力创建“1+2+10”国家、省、市三级南药产业园。2018年云城区南药产业园、罗定肉桂产业园获批广东省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云浮南药)产业园。全市投产生物医药企业78家,中医药产值超百亿元。二是是发挥生态优势,中医药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第一,打造畜牧生态养殖产业链。推动温氏集团等5家国内知名养殖企业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签署发布中国养殖业中药替抗共识“云浮倡议”,在全国率先推开在畜牧养殖业中开发应用中药替代抗生素。第二,打造药食同源生态产业链。形成了罗定肉桂、郁南无核黄皮等系列产品,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食药同源)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市”,是目前全国两个试点市之一。第三,打造道地药材生态群。广东岭南中药材第一批保护品种中,巴戟天、沉香、广佛手、何首乌等4个品种在云浮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种植面积的35%、34%、26%、21%,为名副其实的广东道地药材主产区。全市建有南药标准化示范区(点)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广佛手药材系列标准”、“南药种植 牛大力种植技术规程”获批广东省地方标准立项,罗定肉桂获首批南药道地药材认证。
(四)发挥人文优势,中医药人才、科研、文化多点开花。人才引育方面,全面建立“人才培育、人才引进、人才利用”机制,实施人才提优工程,积聚中医药优秀人才,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动力。一是加强中医药院校建设。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已于2018年招生,将建设成为本科生10000人、研究生1000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建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将于2021年秋季招生,新兴中药学校积极培养适用型技术人才,现正筹办云浮康养学院,构建本科、中职、专技等多层次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二是实施基层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引进计划。以市、县招,市、县财政供养,镇用的方式,2017年以来共引进基层特殊紧缺中医药类人才134人。三是实施中医药(南药)产业人才振兴计划。组织实施《云浮市中医药(南药)产业人才振兴计划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培育引进紧缺急需产业人才,打造中医药(南药)人才新高地和产才融合发展新品牌。目前已引进产业专家团队15个,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36名,高技能人才239名,开展人才交流洽谈活动43场(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科研创新方面,加强与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施科研提升工程,开展中医药基础性研究,开发中医药产品,中医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建设南药实验室。依托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整合中国南方中药资源中心、云浮市南药研究院、罗定肉桂研究院等资源,由黄璐琦院士领衔建设岭南现代农业(云浮南药)实验室,重点在种子与现代南药加工、标准制定、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着力打造国内高水平南药研发平台。二是研发动物中药品。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药科大学、温氏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在中兽药替抗研发、动物中药品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着力打造全国一流、世界标杆的动物中药品研发生产基地。文化方面,云浮新兴县是六祖故里,是六祖慧能的出生地和圆寂地,禅宗文化源远流长,涌现不少修禅行医,慈悲求世的禅医,群众信中药、用中药,形成了浓厚的禅宗中医文化。一是发掘弘扬中医药文化。以新兴中药学校师承教育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民间老药工、新兴县中药传统炮制技艺、叶广祚岭南灸法等中医药文化遗产,推进中医药非遗活态传承,推动中医药与文旅产业有机融合,激活中医药产业发展新潜能。二是积极拓展中医药康养旅游功能。大力发展“中医药+生态旅游”、“中医药+休闲养生”、“中医药+健康饮食”等多种产业模式,推动中医药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云城区南药养生健康之旅成为省内首条以“南药养生”命名的旅游线路。三是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2019年成功举办首届广东中医药产业大会,2020年成功举办中国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广东省第二届南药产业大会,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搭建更高平台,拓展更阔市场。
(五)发挥医保优势,将中医疗部分项目纳入医保。一是发展线上交易。2020年11月18日,在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主办的2020年(第六届)中国药品交易年会的开幕式上,“省市区共建广东省第三方中药饮片交易平台”隆重上线,并确定以云浮市作为首个试点地区开展中药饮片在线交易工作。突破原有线下交易方式,以云浮市地道药材、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为基础制定饮片分类采购目录,实行“在线交易、在线竞价、在线结算、在线融资、在线监管”中药饮片挂网交易,保障各级医疗机构不同层次的用药需求,推进省、市中药饮片交易的改革发展。二是加大中医医疗服务项目调价力度。自2017年1月起执行《云浮市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以来,到目前为止,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已上调58.6%,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已上调了10%。三是将中医诊疗项目纳入职工医保支付范围。目前我市已将针灸、骨科康复、治疗性推拿等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纳入我市医保支付范围。“体检”纳入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范围,支付参保人及其近亲属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的费用。四是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医保改革。根据《关于遴选部分中医特色治疗病种制定中医执行规程等工作的通知》(云医保函〔2021〕113号)精神,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中医优势服务、特色服务为重点,拟在《云浮市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普通病种分值库(2021版)》和《云浮市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基层病种分值库(2021版)》中遴选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的部分中医特色治疗病种,制定中医执行规程,并从中遴选出日间治疗病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市聚力在推动“政、产、学、研、企、医”一体化发展上下功夫,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全力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试验区,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协调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行业提档”工程。一是深化与省第二中医院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合作,整市推进中医药康复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市、县、镇、村四级中医服务能力水平;二是启动市级名中医评选,评选10名市名中医,推广百项中医适宜技术,培养千名基层中医师;三是制定和推广适合基层和中医特点的医保支付政策,推进中医医保制度改革;四是推动中西医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
(二)实施“产业提质”工程。一是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药用资源种质库,建设南药育繁推种业联合体优势区,打造现代南药种业全产业链;二是充分发挥省市共建中药检测平台优势,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加强中药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三是加快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试验,重点建设“两库八园一中心”,推进中医药产业接二连三发展;四是加快发展现代中药工业,重点推进云城区、罗定市两个省市共建生物医药产业(中医药产业)培育园区建设,加快创建省级示范园区。
(三)实施“人才提优”工程。一是加快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三期工程、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二期工程建设,同时积极谋划云浮康养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二是积极实施云浮市中医药(南药)产业人才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投入1500万;三是实施基层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探索完善“五统一”引才模式。
(四)实施“文化提升”工程。一是大力发展六祖禅宗文化、新兴中药特色炮制、叶广祚针灸疗法等具有云浮特色的岭南中医药文化,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二是开展“云浮十味”“云浮十大南药”“中药炮制大师”等评选,打造云浮产业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五)实施“机制提效”工程。一是进一步完善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在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加挂中医药局牌子的基础上,成立公益一类的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二是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以及政务与营商环境,培育千亿产业集群;三是创新建立中医药行业与产业统计系统,建设中药材大数据库,支持成立相关行业协会,为中医药医产合一发展提供精准智库支持。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委对云浮市中医药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云浮市中医药局
2021年8月10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和社会法制委、市政府办公室(建议提案科)、新兴县政府、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医保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