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审计局"网站 是否继续?
2024年第7期《经济责任审计》杂志头发布文章《大潮起珠江 续写“春天的故事”——专访广东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广东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马学斌》,介绍了审计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实施、推进重大改革任务落实方面发挥的作用和积累的有益经验做法,以及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广东审计如何护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行稳致远的谋划部署。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来,更坚定扛起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审计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实施、推进重大改革任务落实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积累了哪些有益的经验做法?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如何护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行稳致远?本刊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广东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马学斌,看审计如何助力广东续写“春天的故事”。
《经济责任审计》:风起珠江,潮涌海阔。滚滚珠江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澎湃而起,也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将规划蓝图变为现实的奋进历程。近年来,广东在加大改革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与世界级城市群方面取得了哪些改革成效,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
马学斌:近年来,广东紧紧围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再造一个新广东”的闯劲拼劲再出发,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经济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深入推进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实施部分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试点,地方国企改革、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获评国家A级,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全面启动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全省经营主体突破1800万户,连续4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水平推进五大都市圈建设,形成区域互补、协调发展新优势。全面加强规则机制“软联通”,启动“数字湾区”建设,发布110项“湾区标准”,10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粤港跨境通办,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各具特色,为粤港澳合作、大湾区建设注入“加速度”。特别是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经珠港飞”实施,港珠澳大桥车流量屡创新高,大湾区呈现加速融合发展的新景象。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特别是经济外向度高,受外部环境冲击影响更直接;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新动能培育有待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局面尚未扭转,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儿等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房地产、金融等领域还存在风险隐患,部分市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增强忧患意识,竭尽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经济责任审计》:2018年10月,广东省委审计委员会挂牌成立;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频共振,广东省委审计委员会近年来在区域重大战略贯彻落实进程中对审计有哪些布局和顶层设计?又是如何领导和部署审计工作的?
马学斌:广东省委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推动全省审计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是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深入推进全省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谋划安排、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的制度机制,强化上级审计委员会对下级审计委员会的领导,推动构建审计工作全省一盘棋,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推动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二是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更好发挥审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监督保障作用。始终坚持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围绕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建设、“六稳”“六保”、创新驱动、减税降费等中央及省重大战略、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加大审计力度,着力促进中央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大对房地产调控、粮食能源安全、国资国企改革、政府债务债券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及时发出预警、提出建议,促进防患于未然。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民生大事难事急事,持续加大乡村振兴、就业、社保基金、住房保障、义务教育、基层医疗卫生、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严肃揭露和查处“小官巨贪”“微腐败”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坚决贯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求,坚持严的主基调,统筹实施288名省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71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深入揭示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查处重大舞弊行为,促进领导干部规范用权、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坚决贯彻落实审计整改动真格要求,认真履行审计机关整改跟踪督促检查责任,按照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3种类型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督促检查专项行动,推动各地各部门严肃认真整改、健全制度机制,取得扎实整改成效。三是推动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凝聚监督合力,努力形成衔接顺畅、配合有效的大监督工作格局。省纪委监委建立专门台账、指定专人管理审计移送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将审计反映问题线索作为市县换届监督工作重要参考。5年来,省级审计机关共向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审计事项移送处理书312份、问题线索596件,立案459人,结案361人,给予轻处分306人、重处分55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28人,涉及金额78.07亿元;审计监督与巡视监督贯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中央巡视办、中央审计办充分肯定;省审计厅选派审计人员参加纪检案件查办和巡视工作95人次。省委组织部对审计结果反映的涉及各地公职人员违规在企业兼职、经商办企业问题,向相关地市发出督办函,专项督办整改情况,完成对公职人员清理整改1663人。省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审议审计机关代省政府报告政府及其部门预算执行、决算草案以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和整改结果,5年来结合人大监督需求梳理重点关注审计查出突出问题1826个。由省委审计办统筹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国资委和广东省税务局、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联合开展财经领域信息虚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促进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
《经济责任审计》: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五周年,五年来,围绕“双区”和四大合作平台建设,审计在监督重大战略实施、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改革任务落实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效?
马学斌:我们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加大对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等方面的审计力度,以高质量审计监督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重点聚焦四个领域:一是聚焦科技创新,助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组织开展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省重点实验室、创新型企业孵化育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审计,揭示部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未组织攻关、项目立项审核把关不严、新型研发机构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不足,以及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落地效果不佳、融资体系支持不够等问题,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单位系统谋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促进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切实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二是聚焦“硬联通”,助力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组织开展轨道交通、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公路PPP项目、地下综合管廊等方面的审计,揭示部分项目违规决策、部分项目多计建设成本15.91亿元、工程质量不合格、建设管理不规范、工程进度控制不到位、资金使用绩效不高、后期运维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有力推动有关部门单位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管理运营维护,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快项目进度,提高财政资金投资绩效。三是聚焦实体经济,助力制造业当家。组织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创新能力和平台建设、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审计,揭示部分地区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试点、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政策落实不到位,未及时拨付中小企业奖补资金,未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政策,部分工业园未达绩效目标、服务企业不到位等问题,推动有关部门单位落实产业共建政策,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促进及时拨付奖补资金3.6亿元,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带动作用。四是聚焦营商环境,助力投资兴业便利化。持续分行业分领域组织开展“放管服”改革,以及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自贸区建设等方面的审计,揭示部分省级管理权限未完全下放到位,内外贸融合发展不顺畅,个别改革开放工作任务未按时落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到位、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涉企违规收费名目繁多等问题,推动有关部门单位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向企业或个人清退费用共2070.15万元,促进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的制度创新,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广东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
马学斌:广东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探索起步时期(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这个时期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在国有企业、县级直属部门和事业单位、乡(镇)政府中试行,在部分地区和项目中探索可行后,范围逐步扩大。为配合国家对企业承包经营提出的新要求和广东省第一轮承包工作,1988至1991年,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审计了7896家承包经营企业,为承包兑现提供了依据,增强了企业经营者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向当地政府提出完善承包办法的意见。1993年以后,经济责任审计试点转向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县级部门单位及乡镇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1991至1997年,省审计厅(局)对13家省属国有企业开展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县(处)级以下部门单位及乡镇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由各市县审计机关探索开展,1997年全省审计机关共对320个县(处)以下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了离任审计。二是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末至2010年)。伴随着1999年中办、国办《暂行规定》的印发,广东审计机关进一步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一些做法走在全国前列,得到审计署的肯定和推广。如从2001年开始,广东省本级和各地市全面推开了厅、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省21个地级市先后开展了县长、县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同时,不断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比例,积极探索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路子。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以乡镇审计办为主体,结合村级换届和村务公开工作进行,审计结果向村民公布,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村级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三是规范发展时期(2010至2019年)。大力推进县委书记和县长、镇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异地同步审计,“十三五”期间,共完成86个县(市、区)共171个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的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3337个,涉及金额6306.73亿元,移送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处理问题事项128个。优先安排“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做到“五年一轮审”。四是高质量发展时期(2019年7月至今)。2019年7月,《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正式印发以来,在省委审计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守正创新,多措并举抓好贯彻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制定《广东省经济责任审计中长期规划》,印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清单》《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防范清单》,有力促进领导干部从严履职、担当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协同度越来越高,持续推进巡审结合,不断优化与省纪委监委移送事项办理机制,与省委组织部建立面对面通报审计情况的工作机制,共同对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开展会商研判,并联合组织部门召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反馈会,积极探索与检察院、公安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
《经济责任审计》: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大湾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广东区域重大战略的部署和贯彻落实,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重点和评价标准有哪些影响?
马学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广东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紧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大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建设、重点资金使用等确定重点审计事项,将其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必审内容,更加突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政治功能。近年来,我省经济责任审计先后围绕制造业当家、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以及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污染治理等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开展重点审计监督,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履行促进经济发展、化解风险隐患、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同时,坚持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通过揭示经济问题、经济责任,反映政治问题、政治责任,保障中央和省决策部署、政治意图和战略目标有效实现。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干部担当作为保驾护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然涉及很多前人未有的探索和创新,为此我们出台了《关于在审计工作中落实容错免责要求的意见(试行)》,通过明确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总要求和原则、适用情形、认定条件和基本程序,对招商引资、基本建设、绩效考核、问题整改等方面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研判。
经济责任审计“画像”不够精准、审计评价结论雷同甚至“千人一面”是经济责任审计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深圳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探索,制定了《深圳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议实施细则(试行)》,设计出包含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行政类评议指标体系和包含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国有企业类评议指标体系,为多维度立体式综合评议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有效提升评议结果区分度、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2022年,深圳市对当年审计的21名市管干部经济责任结果进行初评后,由市委组织部从专家库(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审计、财政、国资监管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中随机抽取9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复评,经征求市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意见后,确定1名同志评议等次为“好”、19名同志评议等次为“较好”,1名同志评议等次为“一般”。
《经济责任审计》:2023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答记者问时提出,由于粤港澳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分属于不同关税区域,仍存在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协同性、包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对于这些梗阻和障碍,广东审计机关如何发挥审计抓落实的“利器”作用,提出了哪些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审计意见建议,取得了哪些审计整改成效?
马学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无论是国际、国内都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探索性的事业。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广东省审计厅坚持开展研究型审计,围绕粤港澳三地在市场互联互通、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等方面,找准审计的切入点和着眼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审计调查工作。
围绕高标准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方面,开展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情况跟踪审计,重点关注试点任务的完成情况、改革创新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广州南沙片区的建设情况等,审计发现省自贸办部分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复制推广经验效果不够理想以及广州南沙片区管理机构运行不畅顺、制度创新管理不完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业务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强化协作配合、提升制度创新积极性等审计建议,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和接纳,推动省商务厅集体研究审议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下年度制度创新事项清单,并把以前年度复制推广效果不理想的事项列入次年制度创新事项清单,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重点推进。
围绕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开展稳外贸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若干措施落实情况等一系列专项审计调查,提出完善稳外贸相关政策措施、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强工作制度建设等建议,有力推动相关市修订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措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次年度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95%。
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建设,审计指出中欧班列是畅通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并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加大中欧班列资源整合等建议,推动省商务厅形成《推动我省中欧班列建设工作方案》并经省政府同意正式印发。次年,我省中欧班列发运量同比增长46.05%,呈大幅增长趋势,取得了历史上最好成绩。
《经济责任审计》:2023年,广东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广东省经济责任审计中长期规划》,提出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进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您对广东省经济责任审计还有哪些期待和要求?
马学斌:2019年《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出台后,我们经过几轮深入调研,针对我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印发了《广东省经济责任审计中长期规划》。这是广东落实研究型审计、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有益探索,为全省经济责任审计统筹谋划、整体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发挥了“举旗定向”的功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特点规律的认识,努力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把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各方面。审计机关是政治机关,只有始终保持政治高站位,才能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深刻领会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意图、战略谋划和实践要求,领会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意图和战略目标,将党的领导贯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项目立项阶段,要自觉从政治大局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谋划工作,聚焦贯彻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重点地区、部门、单位,聚焦掌握重要资金资产资源决策权、分配权、管理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关键岗位,来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对象。项目实施阶段,要关注审计对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工作部署情况,通过揭示经济问题、经济责任,反映政治问题、政治责任,坚决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坚决查处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阳奉阴违、自行其是等问题。报告定责阶段,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使经济责任审计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二要把研究型审计贯穿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各方面。立项研究要定重点、审前研究要定方向、审中研究要定关键、最后反复打磨撰写报告,把研究型审计真正贯穿项目全流程。要做足立项研究,抓好立项这个“牛鼻子”。项目要定得有意义、有成果预判,不能只追求数量,忽视审计质量。审前调查和实施过程中,要集中精力研究中心工作、研究被审计地区或单位的职能定位、行业特点、自身特色,抓住主要矛盾,确保审计工作干到点子上、审到要紧处,能够揭示重大问题、预警重大风险,提升揭示问题的高度和深度。问题定性、定责和审计建议都要深入分析,研究问题的本质、后果、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审计建议要体现审计作为第三方的独立客观视角,具有可操作性,能真正推动问题解决。
三要把审计质量管理贯穿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各方面。审计质量管理是全过程、全流程的系统工程,首要是实施过程的质量把控。各审计组组长、副组长要下沉一线,与审计人员一道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当“甩手掌柜”。只有各层级都参与到项目实施中来,从实施过程中把控好质量,项目才有成为好项目的可能。后期报告的撰写、审理要严格质量把控,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凡是报告上的问题都要有十分的依据。审计移送同样要重视反映问题线索的质量,一般要有违规点、责任人、造成后果、利益输送这四项内容,仅仅是问题疑点不能移、一般问题能上审计报告处理的不能移。我们必须严控审计移送质量,确保问题线索立得住、查得实。
四要把出成果出人才意识贯穿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各方面。聚焦主责主业,抓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目的是多出优质成果,比如审计报告有分量、审计移送有反馈、上级领导有批示等,要多出成果,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类型审计的关系。与其他类型审计相比,经济责任审计更强调对人的评价,在对审计对象的评议上要“精准画像”,问题要聚焦、定责要准确,审计评价结论要有针对性,体现审计对象自身特点,能够服务组织部门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使用。二是全面覆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数量多、类型广,层级和特点各不相同,社会关注度高,相比其他审计类型,实现审计全覆盖的目标难度更大。立项要突出“关键少数”“关键岗位”这个重点,实施过程中要紧紧围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围绕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重大决策、重要要求和重点任务,抓住被审计地区特点开展审计,做到重点突出。三是传统审计方法与大数据审计的关系。要将数据分析、无人机技术等应用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运用大数据思维服务经济责任审计。四是精准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的关系。要将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一体推进,坚持将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重点审计事项,对整改情况开展常态化“再审计”,杜绝“新官不理旧账”。五是出成果与出人才的关系。高质量的审计成果与优秀审计人才成长是相辅相成的,要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
《经济责任审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审计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将如何更好发挥独特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马学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越是艰巨,越是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寄望广东“走在前列”,要求“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广东审计机关必须把争创一流审计机关作为应有的使命担当和自觉行动,切实让“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和广东经济大省地位相匹配,努力在攀高比强中奋勇争先、在学习一流中成为一流。
一要对标“如臂使指”,在“三个突出”上发力,确保政治素养一流。一是突出抓好请示报告。及时将审计计划、审计发现问题、审计移送线索等向中央审计办、省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2023年,省委审计委员会领导及其他省领导在省委审计办、省审计厅呈报的审计专报上作出实质性批示42次。二是突出抓好统筹协调。深入挖掘体制政策红利,不断完善审计委员会和审计办运行机制,指导规范市县党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工作。2022年起我们率先将地方党委履行审计委员会职责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三是突出抓好贯彻落实。坚持将上级交办事项作为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全力完成中央审计委员会、审计署,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各项审计任务。2023年我省社保资金审计等4项审计成果经审计署汇总上报后得到中央领导批示。
二要对标“如影随形”,在“四个强化”上用功,确保工作业绩一流。一是在全局部署上强化全覆盖,做到谋划立项、项目实施、揭示问题、贯通协同“四个更加精准”。去年选送的5个审计项目全部获“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今年全厅计划开展审计项目56个,始终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二是在经济责任审计上强化抓重点,主动加强与组织部门沟通对接,科学统筹谋划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安排好对地方党委政府、同级部门、大型国有(金融)企业等“关键少数”“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常态化“经济体检”,做到重点突出,以重点监督带动全面监督。首次联合整改协调推进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召开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以“三会合一”形式研究部署经济责任审计及整改工作。首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后评估”工作,省市两级审计机关已消灭“零问题”“零定责”审计报告。三是在审计成果提炼上强化深挖掘,以优秀审计项目为标杆,推动审计成果从“一般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升级,引导审计干部摒弃“一审了之”将审计档案束之高阁的惯性思维,以审计报告、审计专报、审计信息等多样化成果为载体,全面加大审计成果的挖掘、提炼、报送力度,及时提炼有价值的审计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四是在督促审计整改上强化检查考核,规范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分类标准和认定标准,基本形成了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3种方式相结合的总体格局。组织开展审计整改情况专项跟踪检查,对重点部门单位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推动全省21个市将审计整改纳入法治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充分运用考评“指挥棒”倒逼推进整改落实。
三要对标“如雷贯耳”,在“四个坚持”上使劲,确保队伍建设一流。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培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从严从实抓好“第一议题”“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制度的贯彻执行,扎实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二是坚持以业务建设“赋能”。引导审计干部坚持敢审敢严,重实干、重业绩、重担当,在审计实践中培养干部、考察干部,选派年轻审计骨干到上下级审计机关、地方党委政府挂职交流,多渠道多维度培养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本领。三是坚持以贯通协同“增力”。积极探索实施“纪审”“组审”“巡审”联动,与省纪委监委协同优化移送事项办理机制并全力配合后续查处工作,与省委巡视办联合对省医保局开展全国首个省级“巡审结合”试点,与省委组织部建立面对面通报审计情况工作机制,与省公安厅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配合的意见,切实推动审计与其他监督力量贯通协同,最大程度凝聚促进审计发展的各项引力推力合力。四是坚持以廉政建设“固本”。建立健全审计业务回避管理办法、干预审计工作行为登记报告办法、审计现场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对审计组的审中巡查、审后回访和函访,大力推进重要审计项目质量和纪律问题监督检查,对党员干部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争取实现多出成果、多出干部“两个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