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是否继续?
云浮融媒记者 黄洋 特约记者 冼子杰
稻谷黄,秋收忙。当下正值收获时节,漫步在罗定的田野之间,一片片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摆动,如同掀起层层金色波浪,绘就出一幅秋冬“丰”景图。
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罗定市不断改善生产条件,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推进罗定市丝苗米产业园建设,加大力度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严控稻米质量,加大对外宣介力度,进一步擦亮“罗定稻米”品牌。2021年,全市水稻产量23.08万吨,同比增加2100多吨;2022年上半年,全市稻米产值超过9亿元,早稻总产量约12万吨,晚造水稻种植面积约26.56万亩。
积极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近年来,罗定市通过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动和组织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主体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农业”、土地流转、“产业带动就业”等方式,鼓励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互利合作、利益联结、盈余分配等紧密联系的工作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经营共同体,提高种稻组织化程度,促进罗定稻米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县级重点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97家,带动农户15.94万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从事稻米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2家,家庭农场78家。
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粮食稳产增产,关键在科技。罗定市坚持以科技为支撑,着力在提高科技含量上狠下功夫。依靠全市农技推广力量作支撑,围绕稻米良种推广、标准生产、病虫害防治、产品研发、富硒标准等重点,加强与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合作,为创建高端稻米品牌提供科技支撑。目前,罗定市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发稻鱼蛙循环种养技术1项;与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引进示范技术10项;与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协作建立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开展超级稻生产示范和建设2000亩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片。
同时,罗定市注重加强农民种稻知识培训,通过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建专业人才与乡土人才相结合的“市镇村”三级稻米乡土科技人才队伍服务体系,完善科技特派员机制,提供从良种、良法到加工、包装、运贮、营销等配套系列化的新技术,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配套到稻米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稻米产业,不断提升“罗定稻米”品牌竞争力。
高标推进省级产业园建设
罗定市积极探索以园兴农之路,加大政策扶持,深化改革创新,突出区域布局、板块推进,按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产业化要求,重点打造“一镇、一中心、一带、两基地”,将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园建设,高规格创建了罗定市丝苗米产业园。目前,总投资2.05亿元的罗定市丝苗米产业园已通过省级验收,涉及泗纶镇、双东街道、苹塘镇、罗平镇、太平镇等5个镇(街)78个村,优质丝苗米年种植面积达到18.8万亩,其中绿色、有机优质丝苗米比重达到90%以上。
同时,依托省级丝苗米产业园,罗定市积极招引一批上游生产型企业、中游深加工型企业、下游供应链企业,建强精深加工、冷链仓储、流通销售等产业链条,推动稻米特色优势产业“接二连三”发展,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生态产业基地,不断提升产业园区经济规模和产业实力。在产业链下游,扶持企业以稻米为主要原料,生产高档有机酒“定台玉液”、米醋饮料“灿神一号”、米粉、米饼、米咖啡等产品。目前,罗定市丝苗米产业园内已集聚县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6家,年可加工稻谷12万吨,主要产品为大米、米饼、白酒、米醋等,年加工产值可达15亿元。2021年底,园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4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