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广东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粤府[2009]168 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东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物流业发展,对于促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推动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充分发挥物流业的作用,更好地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 一2020年)》精神,特编制《广东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本规划是一个既立足于保持我省物流业稳定发展,又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我省物流业的行动方案,重点考虑2009一 2011年的工作安排。
一、产业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省物流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1 .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到 2008 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8.3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823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1883公里;港口通过能力约9.3亿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已成为全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由公路、铁路、海港、空港所构成的物流运输网络基本形成。
2 .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8 年,我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 1957.93 亿元,比 2004 年增长 73.9 % ,年均增长 14.8% ;货物运输总量达到 176279 万吨,比 2000 年增长 47 . 9 %。
3 .物流园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各级政府积极规划,推动建设了一批物流园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促进了各种物流功能和要素的集成整合。
4 .物流企业迅速发展。马士基、 UPS 、 TNT 、联邦快递等国际著名物流企业先后进入我省,多种所有制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目前我省共有 A 级物流企业 56 家,占全国近 11 % ,名列全国前茅。
5 .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建设了一批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信息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物流管理效率,推动了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但应当看到,我省物流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不够协调,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二是物流业的质量和效益不理想,粗放型经营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我省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近 18 % ,远高于发达国家 10 %的水平。三是第三方物流发展总体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四是物流企业总体上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效率低,难以满足物流社会化的需要。五是物流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较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水平不高。六是体制尚未完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严重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
(二)面临形势当前,我省物流业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物流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一是业务量明显下降,服务价格回落;二是发展资金不足,流动资金周转困难;三是由于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以及资金紧张,企业和社会对物流行业的投资下降;四是受部分制造企业、出口企业、零售企业关闭或破产的影响,物流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
另一方面,我省物流业也面临着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平的稳较快发展,为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二是我省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世界制造业基地,物流市场需求大;三是国际金融危机促使物流市场自动洗牌,为我省整合现有资源,调整物流企业结构,做大做强物流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面分析形势,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化危机为契机,努力保持我省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以整合资源降低成本为手段,努力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推动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物流体系保障。
(二)基本原则。
1 .立足当前形势,着眼长远发展。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当前物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注重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骨干企业,促进产业平稳发展。同时,从产业长远发展着眼,着力解决制约物流产业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瓶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2 .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既要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又要重视建立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扶持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改革现行物流业管理体制,打破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为物流业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3 .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物流业发展布局,协调和衔接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整合现有物流设施,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做大做强物流企业。
4 .注重标准建设,提高物流效率。坚持技术标准先行,加快物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和推广应用,综合集成仓储、运输、货代、包装、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推进物流一体化运作。
5 .创新服务方式,促进科学发展。努力拓展物流业功能,不断创新物流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物流,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目标。
通过实施规划,力争到 2011 年,基本建成高效便捷、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物流业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4 %以上;区域物流布局逐步完善,初步建立起分工合理的物流节点体系,建设一批枢纽型的现代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明显提高,物流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主要任务
(一)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促进企业释放物流需求,为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市场需求基础。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整合功能和延伸服务,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支持珠三角地区依托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物流服务社会化示范工程。培育第三方物流市场。制定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相关政策,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有机融合、联动发展。支持粤东、粤西地区大力发展能源、矿产、生产资料及相关产品的第三方物流,鼓励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汽车、电子、家电、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第三方物流。鼓励发展第四方物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二)优化物流业发展区域布局。
中心城市。广州、深圳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要以世界一流物流中心为目标,建设空港、海港、公路、铁路、邮政复合型现代物流集聚高端基地。要充分发挥广州、深圳枢纽港口和白云、宝安国际机场的物流功能,利用好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加快发展制造业物流、空港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率先建设成为全国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示范区和世界一流的物流中心。
珠江三角洲地区。要适应规模化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积极发挥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物流基础设施优势,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专业性或综合性的电子信息、家电、家具、服装、装备制造、玩具、陶瓷和金属加工等区域物流中心,进一步建设成为我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努力打造成为联合国采购基地。加快石油、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区域石油、天然气枢纽和交易中心。建设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确立珠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地位。
东西两翼地区。以汕头、湛江枢纽港为依托,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和铁路,增强对外辐射能力,努力建成华南东部与西南沿海大型物流中心。适应建设沿海重化产业带的需要,大力发展石化、钢铁、能源等专业物流基地,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培育发展地方特色物流产业。
北部山区。要适应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要求,以大宗特色农产品主产区为依托,培育壮大有规模、上档次、多功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物流业的结合,建设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支持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和改造,促进开展农产品加工、包装、配送等增值服务,努力促进农民增收。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及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业,以物流业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
(三)着力培育物流龙头企业。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主、重点培育、动态管理”的原则,逐步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物流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引导物流企业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端物流业。鼓励龙头物流企业拓展物流增值服务和延伸服务领域,开拓省外、海外物流市场,提升综合物流服务水平,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物流业跨国公司。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积极引进国内外物流企业特别是总部型物流企业。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业务融合和流程再造,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重点培育广东邮政物流公司、广东林安物流公司、广东欧浦钢铁物流公司、广州宝供物流公司、深圳宝鼎威物流公司、惠州金泽国际物流公司等物流龙头企业。
(四)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发展城市物流。结合城市规模和发展目标,发展城市物流配送网络。鼓励珠三角地区和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建设规模合理、运作规范的现代化城市配送中心。重点推进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配送中心项目。
发展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大力推进粮食、棉花、食糖等重要大宗商品储备库及物流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省储备粮东莞和汕头直属库、中央储备棉广州直属库和华南棉花交易市场、湛江食糖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鼓励和支持重点销区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安全检验检测水平,鼓励产区建设和改造一批与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农贸市场,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支持发展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经营网络及物流配送中心。发挥邮政网络优势,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
加强石油、煤炭、天然气、重要矿产品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石油、煤炭、天然气、重要矿产品物流体系。重点在佛山等地发展钢铁等金属交易中心,在茂名建设广东粤电博贺海外煤炭配送基地等项目,支持发展成品油、天然气管道运输物流。大力发展医药物流、汽车及零配件物流、邮政物流、快件物流,重点支持广州国际医药港、中山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广州风神汽车物流、广州原尚汽车物流、广州及东莞汽车滚装船、珠三角快件处理中心等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工业品废弃物物流、化学危险品物流,大力倡导发展绿色物流,重点推进惠州再生资源物流中心、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确保应急物资供给。
(五)统筹物流园区规划建设。
坚持省级统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资源整合的原则,按照市场需求、目标定位、功能配置等规划要求,统筹全省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
科学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充分利用并整合现有的交易中心、运输站场、仓储墓地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批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大型物流园区。重点建设广州黄埔、南沙、白云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和深圳前海湾保税物流园、珠海高栏港保税港区、汕头广澳港国际物流园、佛山南海三山(国际)物流港区、惠州港港口物流园、湛江保税港区等项目。积极做好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引导分散的中小企业和商户入园经营。鼓励在产业转移园、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内,规划建设、扩建配套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加强与国际物流园区的功能对接。积极谋划和建设 30 个省级物流园示范区,其中条件成熟的争取申报列为国家级物流园示范区。
强化物流园区目标定位。各地要根据各自的产业特点、发展水平、设施状况、市场需求等情况,科学谋划建设工业物流、商贸物流、国际物流、综合性物流园区。鼓励在紧靠港口、机场和陆路口岸及海关监管通道的大型转运枢纽建设国际型物流园区,在多种运输方式骨干线网交汇的中转枢纽建设全国枢纽型物流园区,在跨区域长途运输和城际配送的转换枢纽建设区域转运型物流园区。
拓展物流园区功能。积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充分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加快建设“电子口岸”,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加快发展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鼓励物流园区拓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信息交易、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业务创新等功能,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园区集聚。
(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加强进出省通道建设。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一体化,加快建设和完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连接的运输通道。加强内河航运、沿海港口和机场建设,积极发展管道运输,基本形成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水运、航空、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高效便捷、有机衔接的运输网络,打造综合物流运输体系。
加强各类物流运输设施的衔接。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实现铁路、港口、机场及公路运输的“无缝对接”。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减少物流空载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加强新建铁路、港口、公路和机场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完善中转联运设施。重点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 5 个主枢纽港发展水铁、江海联运,在高等级内河航道港口发展江海联运,支持粤东的潮州、汕尾和粤西的茂名、阳江建设港口物流基础设施。
(七)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加强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中心,促进物流环节和行业区域物流信息交换和共享,率先发展“物联网”。加快建设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及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完善、强化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数据交换、信息发布、会员服务、电子商务和智能配送等功能。支持广州宝供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国药广州公司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佛山欧浦钢网、惠州金泽国际物流园“够快物流网”、江门现代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支持发展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进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
(八)加强物流标准和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积极参与物流业国家标准体系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推广,并争取在我省先行先试。对照国家标准,尽快制订适应我省物流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促进各种物流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标准协调一致。鼓励企业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推广应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实施物流标准化服务示范工程,开展大型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标准化试点工作。重点推进虎门港物流服务业等标准化试点,鼓励珠海格力电器公司、惠州速必达物流公司等企业开展行业标准研制。
支持物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物流装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积极培育物流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物流企业对国际先进物流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力推广自动识别、标识技术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等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依托现有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五、政策措施
(一)创新物流管理体制。
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建立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物流综合管理体系。强化市场机制作用,坚决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区域封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服务市场。加强监管,维护物流市场的正常秩序。加大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选择 2 至 3 个市开展物流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加强物流业政策法规研究,及时清理影响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价格、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营造适合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
坚持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财政支持为辅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物流装备及技术的开发。鼓励金融机构对列入本规划的重大物流建设项目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支持物流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增资扩股、企业兼并、中外合资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省财政设立的现代服务业引导发展专项资金和现代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重大物流建设项目。有条件的地方要通过贷款贴息、项目建设补助、重点项目奖励等方式,加大对重大物流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物流园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重点领域物流、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及技术标准等五大类工程项目。
(四)深化跨区域物流交流与合作。紧紧抓住实施 CEPA 的有利时机,推动建立粤港澳三地物流发展协调机制,加快粤港澳物流合作与一体化建设进程。认真落实“泛珠三角区域现代物流发展合作协议”,构建统一、规范、开放、高效的泛珠三角区域现代物流体系,打造中国南部物流大通道。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推进与东南亚物流业的融通和结合,推动与东盟的战略合作向纵深发展。
(五)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
大力培育和发展物流行业协会、商会,引导物流行业协会、商会正确履行行业服务、自律、协调的职能。建立各物流行业协会、商会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发挥其在物流规划编制、政策研究、规范市场行为、标准制定、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行业考核、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作用,使其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共同促进我省物流业的发展。
六、组织实施
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有关部门参加的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提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组织制订落实本规划配套的专项规划,重点制订物流园区、现代粮食物流、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等专项规划。省有关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沟通协调,尽快制定和完善专项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实现我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目标。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订实施本规划的具体工作方案。省发展改革委要适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告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