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部署要求。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围绕全面落实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勇于担当负责,做好资金保障和财力支持,助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突破。
一是推进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把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2024年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0.9亿元,增长7.1%,加强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研究,完善科技创新研发奖励政策,提升对创新研发和科研人才的投入力度,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云浮实验室、广东省粤北南药种质资源基地库等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卡脖子”技术的支持。安排省市财政资金1985万元,支持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打造核心技术攻关“主阵地”,切实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
二是支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住风口机遇,进一步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一是加快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财政扶持体系,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思路,配合部门研究制定了扶持个体工商户、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全过程细化措施,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二是强化资金保障,统筹各级财政资金1.18亿元围绕工业企业培优扶强,落实项目投产落地、达产上规、企业技术改造、扩大规模等制造业奖补政策,争取在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优势品牌上实现新突破。三是聚力载体建设,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园区扩容提质,持续增强我市园区产业承载力,1-7月发行产业园区项目专项债券资金15.19亿元,涉及项目24个,接续推动我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
三是支持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充分利用上级专项资金、专项债券、多元资金投入机制、价格机制等措施,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源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制定出台面向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政策,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2024年上半年,我市政府采购节能、节水产品金额占99.43%,采购环保产品金额占95.52%。聚力绿色低碳新格局,加快推动石材、水泥、硫化工、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是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作为财政部门,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制度条件。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2025年市直部门预算编制,以2024年年初预算额度为基数,除有法定要求和上级明确考核任务外,统一按一定比例调整优化,集中财力优先保障重点支出。二是用好用足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资金,增强市级统筹能力,提升区域间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三是深化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市与区财政体制,理顺事权支出责任,下沉财力保障两区“三保”;完善镇域经济财政支持政策,强化“核定基数、增量共享”成果运用,调动镇街发展经济积极性,释放基层发展活力。
五是支持建设符合新质生产力所需的高端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激励政策,加大人才发展投入,近年来,安排人才资源开发资金逾2亿元,投入人才公寓建设资金约9200万元,青年创业贷款贴息和乡村发展贷款贴息4000万元,先后引进2535名高层次人才,累计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博士工作站27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发展新动能。支持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强市工程”,统筹推动科技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高技能人才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打造区域性人才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