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就要抓财政”鲜明导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特别是资源经济成效明显,1-5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7.66亿元,增长60.11%,增幅排名全省第1位,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受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叠加,国内经济受到一定冲击。党中央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中央、省、市围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全市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切实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作为,迅速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为稳定经济大盘出力,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雪中送炭帮企业渡难关。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将批发和零售业等7个行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退税、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红利,进一步增加现金流。1-5月,全市累计退税、缓税约14.4亿元,地方级规模约3.68亿元。市财政局将加强与税务部门等协调配合,加快推进留抵退税工作,确保上半年基本完成存量留抵税额集中退还,尽早尽快释放政策红利,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尽早发挥资金和政策效益。今年以来,全市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管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支持经济稳增长积极作用。1-5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0.71%、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长88.62%,实现连续5个月支出达“双序时”进度。全市财政部门将继续督促各部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加大结转结余资金清理盘活力度,强化库款监测,确保退税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设立全市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资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做大做强财政实力,推动形成全市预算管理“一盘棋”格局。
三是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效益,着力促进稳增长、稳投资。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的影响,近三年安排了187.4亿元债券资金用于291个项目。为进一步加快债券资金的使用进度,我市建立“1+5+X”工作机制,组建市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及办公室实体办公,加快了项目申报审批,保证财政支出强度,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在稳投资、稳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全市财政部门将严格按照我市《关于加强政府债券规范管理与加快支出使用的十条措施》有关规定,全面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加强对债券资金监测,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工作。对各地债券资金按实际使用情况将采取调整、收回和跨区域调剂等措施,持续加快债券资金支出进度。
四是全力以赴稳住市场主体,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按照市政策措施的部署,将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通过项目整体预留、合理预留采购包等形式确保中小企业的合同份额,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货物服务采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由原来的6%-10%提高至10%-20%。同时,对未明确预留份额的采购项目或采购包评审时,鼓励按上限实施小微企业价格扣除或增加价格得分,切实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五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保”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市财政局始终将基层“三保”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严格支出预算管理、加强财政运行监控,筑牢兜实“三保”底线。总体看,我市财政运行平稳有序,基层“三保”支出得到有效保障。1-5月,基层“三保”支出53.88亿元,进度44.12%,超序时进度2.45个百分点。市财政局将更加高度重视“三保”问题,全面压实基层“三保”保障责任,认真贯彻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将“三保”支出作为预算支出重点。同时,加强对县区财政运行的研判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