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聚焦” 落实“放管服”
全力推动云浮财政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云浮市财政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践
近年来,云浮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改革要求,担当作为,抢抓机遇,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通过做好“三个聚焦”着力提升财政行政效能,推动云浮财政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2019年,我市市本级获得200万元财政管理奖励激励资金,2020年1-9月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排名全省第3位。
一、聚焦简政放权,激发部门和市场主体活力与动力
简政放权是“放管服”改革的逻辑起点。云浮市财政局紧紧抓住“权责匹配”这个关键要素,进一步厘清财政部门与市直部门、各县(市、区)之间的权责关系,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部门和市场主体的活力与动力得到充分激发。
(一)保障中央直达资金快速高效落实,进一步惠企利民。把落实好中央直达资金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完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落实、加强政策解读,全力做好相关工作。一是建立组织机制。市的层面,成立了中央直达资金和债券资金使用管理跨部门工作专班,成员包括主要资金项目主管单位,全力以赴完成支出任务,坚决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财政层面,成立了直达资金监控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力量推进直达资金监控工作;二是强化日常管理。对中央下达的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等资金,开启绿色通道,资金分配“一竿子插到底”,第一时间直达县区,实现拉动投资、惠企利民的政策目标。截至目前,我市共收到直达资金20.36亿元,实际支出17.35亿元,总支出进度达85.2%。总的来看,当前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稳步推进,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障改善民生、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进一步明晰权责。一方面,按照省财政厅部署,市财政局通过“两转变、两精简、两提高”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目标,即财政部门聚焦预算编制和监督、职能业务部门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的“两转变”,项目审批事项、财政资金下达拨付流程的“两精简”,促进各方积极性、资金使用效益的“两提高”。通过改革,业务部门从“被动接”转变为“主动管”,谋事干事的积极性大幅调高。2020年1-9月,我市财政资金支出进度为81.00%,排名全省第5位;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实施“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特别是在涉农资金领域,将8个市级部门主管的26项市级涉农资金整合设置为6大类,市级按因素法向县级切块下达资金并明确任务清单,赋予县级更大的统筹资金自主权,推动预算管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涉农资金实现了由分散到集中、从低效到高效的转变。
(三)全面梳理财政服务事项,进一步提升部门办事便捷性。一是缩短办理时间。如港澳台地区会计师事务所临时办理审计业务审批事项的办结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办理时限进一步缩短;二是提高网办率。依申请办理的5类政务服务事项(行政许可、行政裁决、行政确认、公共服务、其他行政权力)全部实行网上业务受理,网上可办率达100%,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三是精简办事流程。积极主动承接省级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群众团体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等省级权责事项,结合我市实际优化申报条件、申报程序与申报材料,方便社会组织“就地办、就近办”,切实把服务便民化落到实处。今年以来,我市对5家省级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群众团体和1家省级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进行了确认并发文予以公布。
二、聚焦制度能力,以法治化信息化制度化提升管理效能
放管结合是“放管服”改革的核心要义,只有做到放而不乱、管得到位,工作效能才能得到充分提升。云浮市财政局不断加强制度与能力建设,通过法治化、信息化、制度化手段,推动放管结合落到实处。
(一)以“法治财政”建设为目标,通过制度化思维方式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法治化水平。坚持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推动改革。一是建立健全局党组带头学法制度。如今年局党组突出《民法典》《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学习,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二是落实财政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局党组书记、局长作为财政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局党组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议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带头学法用法普法;三是实施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作为局法律顾问,协助做好合同协议法律审查、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财政重大行政决策、法治财政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二)以“数字财政”建设为契机,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财政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在财政部、省财政厅的业务指导下,以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为契机,以系统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推进预算管理工作,通过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1+1+2”(一个二级运维中心、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和两个重要展示窗口)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各级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将“数字财政”建设与“放管服”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部门和县(市、区)反映较集中的系统太多、填报太细、改动太快、操作不便、稳定不够、咨询不畅等“六痛”问题以及重复录入、标准不一等管理难点,力求将“放管服”改革在系统建设中对接落地,也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整体财政管理水平。
(三)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制度化管理机制筑实筑牢财政发展根基。去年以来,市财政局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在检视问题上下狠心,针对财政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补齐制度短板,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出台“三个办法”,硬化预算刚性约束。相继出台了市直财政资金支出管理办法、市直投资评审监督管理办法和县级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树立了“先谋事再排钱”“大财政、大预算”“创新、效率、服务、廉洁”等最新理念,进一步硬化了预算刚性约束,优化财政资金审批流程,规范市直财政投资评审行为,促进全市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落实“四项制度”,狠抓财政收支管理。一是落实向市政府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制度,每月在市政府常务会议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传达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财政收支等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二是落实项目库储备制度,通过自下而上的“项目库”储备机制提高市县项目管理水平。三是落实绩效管理和监督管理“双监控”制度,以全流程、全链条监控实现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全方位监控。四是落实分片抓收入工作制度,市财政局领导班子不定期赴各县(市、区)开展财政收支督导工作,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三、聚焦机制创新,全力服务保障财政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优化服务是“放管服”改革的最终落脚点。云浮市财政局坚持以相对人办事方便为出发点,通过构建纵向、横向沟通对接机制,全面提升财政服务水平,全力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构建纵向沟通对接、横向对口服务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工作时效性。一是利用机构改革契机,参照省财政厅职能职责调整,在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机构职能配置上下功夫。在内设机构设置方面,既参照上级安排,又结合本地实际;在工作职责落实方面,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省财政厅相应处室的工作职责,由对应科室负责,确保上下工作衔接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效能提升到位;二是建立“一个部门对口一个科室”的服务机制,明确部门的资金预算管理原由一个科室对口服务,每一类综合性事项由一个牵头科室统筹,力求部门“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机制实施以来,部门满意度较高。据了解,近三年来市财政局在聚焦主责主业、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效能等方面表现突出,连续三年在市直机关绩效考核中获一等奖。
(二)构建政府统筹领导、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工作协同性。一是成立云浮市推动财税正增长工作专班。今年以来,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为扎实做好我市“六保”“六稳”工作,加快推动全市经济实现正增长,我市成立了推动经济正增长工作专班,由我局牵头的财税工作专班,成员包括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税务局等单位,主要目的是构建以政府领导、财税联动、部门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力争完成年初预算收支预期目标;二是成立云浮市地方税种协同办税内部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要求,统筹研究推进地方税种协同办税工作,建立健全部门联动、信息共享、依法治税的地方税种协同办税内部协调工作机制,督促指导各地、各有关单位依法依规开展地方税种征管工作,不断提高地方税种征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构建深入调查研究、突出学以致用的工作机制,切实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
坚持把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贯穿改革始终,市财政局领导班子亲自带队开展调研活动,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特别是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期间,市财政局紧密结合落实中央部署、省委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服务单位、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当前财政急需解决的工作问题为切入点,确定了镇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差旅费管理办法、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以及省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等作为调研选题,由领导班子分头负责,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动了镇街财政体制改革、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等一大批惠及基层的重大改革。
“改革永远在路上”“奋斗没有完成时”。当前,云浮市财政局正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全力推动预算制度改革,并将以此为契机,引领预算绩效、政府采购、国库支付等其他领域改革,为我市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珠三角核心区,紧扣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新目标新定位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