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过紧日子已成为各级政府加快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广东各级财政始终把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中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创新方法路径,让过紧日子要求贯穿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全过程,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效能。
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了解到,2023年,该省对4272.23亿元项目资金开展事前绩效评审,核减率为16.26%。
“我们以绩效指标为纽带,将部门职责、行业规划、重点任务与财政资金安排关联起来,分析部门现有的资金安排情况,调减或整合不能集中体现主责主业成效的资金,打破资金安排固化的格局。”广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项目评审中,广东省级财政强化立项审查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按照勤俭节约的原则核定项目建设标准、等级和规模,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对成本效益不高的建设实施内容,由立项审批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整改意见,进而从源头压减低效、无效和不必要的支出。
中山市某市政道路工程为重点项目配套路网工程,拟建设一座跨河大桥,推荐方案为特色景观高桥。财政部门到现场勘察发现,项目场址一侧主要为农田、鱼塘等,且附近已建设有外环公路、普通跨河桥梁及轨道交通,并预留有未来铁路建设的空间。因此,无论是从场址周边环境特点还是远期规划来看,均不适宜打造地标式景观桥梁,最终有关部门对该市的方案进行了调整优化。
同时,广东各地也积极探索加强事前绩效评审的方法路径,并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肇庆市在市政府层面成立绩效审核专责小组,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提前介入,由财政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开展绩效审核,通过优化方案降低投入成本。截至2024年10月,专责小组共对全市工程建设、信息化类等6大类共2739个项目和政策实施事前绩效评审,核减资金286.58亿元,将节约下来的宝贵资金集中投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
近年来,在数字化、信息化浪潮下,各地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广东省级财政以政务信息化项目集约化运维为抓手,从减少重复建设的角度出发,推动各级政府落实好过紧日子要求。
一方面,加强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备案)管理,突出降成本、提效率、创效益导向,优先支持能够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系统建设,特别是杜绝地方政府采取“零建设费用、高运维(服务)费用”方式变相上马政务信息化项目的行为。
另一方面,将数字政府应用超市——“粤复用”平台查重作为项目立项前置程序,对能够直接复用的产品,要求77个省级部门和21个地市政府部门除必要的适配改造和部署实施费用外,原则上不再安排项目开发建设费用。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整合运维资源,逐步降低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单价。
据统计,目前“粤复用”平台累计上架应用近3000个,有超过600个应用实现复用,大大减少各部门、各地重复建设信息化应用造成的财政资金浪费。
参照省级财政的做法,各市级财政也积极落实集约化要求。珠海市财政局明确由政数局统筹信息化系统新建,进行盘子总控,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数据接口统一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审核,由此实现集约节约建设、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极大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